“瓜苗女匠”魏春梅
——小嫁接“接”出鄉村振興大文章

在山東省莘縣的廣袤田野上,一位被鄉親們親切稱為“瓜苗女匠”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作為2025年莘縣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學員,魏春梅用一把小小的嫁接刀,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更帶動了周邊群眾共同致富。
引良種:科技賦能產業升級
“好品種就是農業的芯片!”參加高素質農民學用貫通培訓后,魏春梅的品種改良理念更加科學系統。她將培訓所學的新品種選育知識與多年實踐經驗相結合,成功引進新“美人星”“星甜1號”等甜瓜新品種,通過對比試驗篩選出最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品種。這些新品種具有抗病性強、甜度高、商品性好等特點,畝產提升達4000多斤以上。
傳技藝: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根據莘縣農業農村局高素質農民學員貫通培育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參訓學員以自主簽訂幫帶協議形式,按照不低于“1:6:20”比例輻射帶動周邊農民,促進其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形成區域性產業集群。魏春梅將培訓中學到的現代教學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創新推出“理論+實操+跟蹤”模式開展協議幫帶,“參加高素質農民學用貫通培訓讓我明白,鄉村振興關鍵要培養更多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2025年,她帶領的嫁接技術培訓班已舉辦2期,培養學員100余名,其中85%的學員實現穩定就業,年收入超6萬元的達90余人。
綠動能:智慧農業新實踐
農業現代化發展對高素質優質鄉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亟需數字化、智慧化的新農人,高素質農民培育“智慧苗管家”專題培訓班系統培訓學員智能溫室管理、物聯網應用等內容,魏春梅系統學習了智慧農業應用場景下種子、嫁接類型與操作、成活核心要素等農業技術。
通過參加學用貫通培訓,“瓜苗女匠”魏春梅完成了從傳統農人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華麗蛻變,并實現了三大突破性成長:
經營理念全面升級。從傳統種植戶成功轉型為現代農業經營者,建立了完整的“甜瓜”品牌體系,實現產品包裝標準化、營銷網絡化,帶動產品附加值提升15%,線上銷售額達到20多萬元。
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創新“甜瓜雙面嫁接法”和實用新技術,育苗成活率提升至92%。
帶動效應持續擴大。領辦的宏源合作社成員從80戶發展到500戶,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通過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帶動周邊500余農戶實現戶均增收1.2萬元。
“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培訓班讓我打開了新視野,掌握了真本領。”魏春梅感慨道。如今,她正將學到的現代農業知識通過“田間課堂”傳授給更多鄉親,已培養技術骨干30余人。在她的示范帶動下,莘縣甜瓜產業正朝著標準化、品牌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魏春梅的成長歷程充分展現了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工培訓班“學得會、用得上、帶得動”的顯著成效,為鄉村振興培育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
新時代農民不僅要有勤勞的雙手,更要有智慧的頭腦。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魏春梅說,將繼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在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學到的知識技能傳授給更多鄉親,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她的成長故事,正是莘縣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成效的生動寫照。(王霞)
來源: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