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田壟間 枝葉總關情
——山東廣饒煙草“雙輪驅動”賦能蘇家村鄉村振興

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立足廣饒縣蘇家村實際,聯合村黨組織精心謀劃、精準發力,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幫扶活動,積極探索“文化潤心”與“產業筑基”的“雙輪驅動”鄉村振興新路徑,為蘇家村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文化為媒 從“指尖技藝”到“心間傳承”
蘇家村文化中心內,一場別開生面的書法現場教學正在進行。志愿者手持放大版《蘭亭序》字帖,將“永字八法”拆解為生動的動畫演示,為孩子們講解書法技巧與文化內涵。“橫如千里陣云,豎似萬歲枯藤。寫字不僅是筆尖功夫,更是中國人骨子里的精神氣象。”志愿者耐心講解,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書法藝術的魅力。
活動教學現場,廣饒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志愿者半蹲于地,掌心虛攏住孩子們稚嫩的小手,傳授正確的握筆姿勢與運筆技巧,朱砂筆勾勒的“豐”字,被賦予“橫平豎直如田壟,穗實稈壯兆豐年”的鄉土寓意。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收獲滿滿,在金黃的宣紙上書寫下屬于自己的橫豎撇捺。十余幅“書香傳家”的孩童習作掛滿展示板,工整的楷書間偶爾跳出的調皮墨點,恰似孩子們綻放的笑顏。
看著孩子們在活動中寫下的作品,蘇家村的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村里都是忙著種地干活,哪有這么多文化活動,有了縣煙草局組織的這些書法課,讓孩子能寫一手好字,學到了本事,俺們大人對文化更重視了,村里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真是件大好事!”
長期參與蘇家村文化幫扶活動的縣局聯村干部王韶峰已經多次為蘇家村的孩子們進行書法授課教學,“一路走來,我親眼見證了這些孩子們的成長歷程,從字跡稚嫩到逐步成熟,這些孩子們以純真的視角重新詮釋傳統,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語境下萌發新芽,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王韶峰一邊幫孩子調整坐姿,一邊分享著自己的感悟。
產業筑基 從“田壟希望”到“幸福滋味”
志愿者走進蔬菜大棚幫助采摘茄子。
文化滋養心靈,產業夯實根基,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的強力支撐。為破解蘇家村發展瓶頸,廣饒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幫扶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貧困戶面對面促膝長談,精準把脈致貧原因。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將發展高效農業作為產業脫貧的突破口,選定大棚蔬菜種植作為切入點。
藍圖繪就,行動迅捷。廣饒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扶持蘇家村新建起3個高標準蔬菜大棚,占地30畝,嶄新的鋼架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撐起一片片致富的希望之帆。為確保灌溉無憂,同步配套打了一眼深水井,汩汩清泉滋潤著新翻的沃土,也滋潤著村民們的心田。從大棚選址、棚體搭建到品種選擇、技術指導,幫扶干部全程參與、傾力相助,幫扶不僅帶來了啟動資金,更鏈接了農技專家和市場信息,幫助村民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打通銷售渠道,讓“菜園子”直通“菜籃子”,真正變“輸血”為“造血”。
志愿者為蘇家村的老人送去“愛心水餃”。
與此同時,聚焦村中老人的就餐難題,廣饒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再投入資金,扶持建設了蘇家村陽光活動中心(幸福食堂)。明亮的餐廳窗明幾凈,嶄新的廚具一應俱全。為村中老人提供熱乎可口的飯菜,從根源上解決了他們“做飯難”“吃飯愁”的問題,更成為了一個溫暖的社交空間。
一到飯點,老人們圍坐一堂,品嘗著可口的飯菜,拉著家常,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飯香與笑語交織,尋常的煙火氣里升騰起實實在在的幸福滋味。活動中心還兼具了村民議事、休閑娛樂的功能,成為凝聚人心、提升鄉村生活品質的新地標。
從文化中心里墨香氤氳的書法課堂,到田野上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大棚,再到陽光活動中心里飄出的飯菜香氣與歡聲笑語,廣饒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在蘇家村清晰地勾勒出一條“文化鑄魂、產業強體、民生暖心”的鄉村振興之路。讓希望的種子在田壟間生根發芽,讓幸福的滋味在尋常日子里彌漫開來,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政企同心、攜手共繪鄉村振興壯美畫卷的深刻內涵。(吳玉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