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金融為民初心:建行山東分行為“幸福養老”注入金融溫度

“這柜臺‘懂老’!現代科技設備咱也可以得心應手了”,在建行濟南分行營業部,退休老人張先生輕點坐式智慧柜員機的大字界面,在工作人員雙屏指導下順利完成業務辦理。
這一場景,正是建行山東分行破解銀發群體“金融無障礙”難點、書寫養老金融“大文章”的生動縮影。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關乎民生福祉。作為國有大行,近年來,建設銀行山東分行積極探索,不斷加大養老金融資源投入,從服務升級適老化、豐富產品多元化、金融供給定制化等方面,提升養老服務金融“溫度”。
?科技適老,織就服務保障網?
于細微處見真章。走進建行山東濟南分行營業部網點,適老化改造已涵蓋了用戶進出、叫號、等待、自助服務、人工服務以及個性化服務的全流程。
作為建行全國首批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和山東省旗艦網點,建行山東濟南分行自2024年以來,聚焦養老金融服務領域,創新“12345”工作法,在全轄網點全面推進適老服務升級。
其以“善建重陽”品牌為核心,聚力軟硬件雙升級,細分五大服務區域,聚焦“便利性、適應性、專業性”,通過“四專服務”讓適老化改造延伸到網點每一厘米:從嚴控5度的無障礙通道坡度,到回轉直徑1.5米的無障礙衛生間,使適老服務更有溫度和精度。
效果如何,一個典型案例即可窺得一二。
在善建重陽自助專區,坐式智慧柜員機配備容膝空間和大字說明書,雙屏指導讓“數字鴻溝”化為坦途。
“坐在這里辦業務,高度和角度都恰到好處;不用排隊等待人工服務,工作人員在對面指導著,點哪里、怎么做都一目了然,對老年人來說非常人性化”,市民張先生時常到該網點辦理退休金查詢、存折轉賬取現等業務,曾是工廠質檢員的他是位“細節控”,這臺設備卻深得其心。
尤其是分行網點在大堂、高柜、低柜、理財等崗位均配備適老服務專員,可為有需要的老年客戶提供全程陪伴服務。
與之相配套的是,轄區130個網點均已成立張富清金融服務隊,服務隊中有兩名成員經過分行系統開展的應急救護培訓,持有紅十字會頒發的應急救護證,為突發狀況筑起防線。
?體系賦能,構建養老金融生態?
硬件溫度僅是起點,建行山東濟南分行正以“健養安”品牌為支點,積極踐行養老金融“十大行動”,打造養老金融生態。圍繞產品創新,該行打造?涵蓋“安心健養”企業年金、“安心專養”養老信托等多元化產品矩陣,滿足不同養老需求;圍繞政策對接,該行主動對接社保公積金政策資源,攜手醫療、康養機構打造跨界生態圈,提供養老規劃、法律援助等增值服務;圍繞渠道拓展,該行推動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升級,確保老年群體便捷獲取服務,智能風控體系守護養老資產安全。
實踐最有說服力——面對平陰某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才需求,建行山東濟南分行開展精準化服務、優化個性化方案,為該企業旗下百名高管和科研人員構建人才年金保障,助推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提速山東全面實施人才年金政策落地。
目前,該行持續深化“健養安”養老金融品牌內涵,從“安心健養”企業年金增值服務、“安心專養”養老服務信托增值服務、“安心善養”慈善信托增值服務到“安心股養”股權激勵增值服務、“安心醫養”補充醫療增值服務,不斷創新,持續為更多企業員工及老年客戶提供高質保障。
建行在養老金融領域取得了具有深遠影響的進展,初步構建起特色鮮明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該體系以打造 “養老金融專業銀行” 為核心目標,充分發揮客戶、資產、科技三大優勢,秉持 “專業穩健一站式” 的服務定位,推動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金融生態四個維度的協同發展,通過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務,實現對客戶養老需求的長期陪伴,既凸顯了建行在該領域的差異化特色,也為行業樹立了養老金融服務的新標桿。
躬身服務,踐行金融為民初心?
養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會大事。
對建行而言,打造“健養安”養老品牌、建立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既是彰顯“國之大者”擔當的務實舉措,也是踐行金融為民初心?、金融普惠的主動選擇。
精確至厘米的門寬、量化的容膝空間、寬度不小于1.2m的輪椅通道……這些細節是對生命規律的敬畏,也是“老吾老”的金融實踐,當視線與輪椅齊平,冰冷的數字便有了生命的熱度。
不斷增多的感謝、不斷傳揚的金融故事,表明了銀發群體對建行的信賴。
在他們眼里,建行辦事有廣度,以金融為紐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滿足人們生活、醫護、旅居等多元養老需求,助力從“養老”升級為“享老”;行動有深度,聯網振動叫號器讓聽力障礙老人通過觸感感知服務節奏,雙屏協同操作打破數字壁壘,75 歲以上客戶專屬優先叫號機制,將關懷融入每個服務細節;服務有溫度,網點迎候區、柜臺業務區、理財業務區、自助服務區、網點非金融服務區域針對他們提供專人、專窗、專屬服務,金融向善的力量,終將托起一個老有頤養的時代。
“我們將持續深化‘健養安’品牌,融入社區養老生態圈,以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服務,助力‘養老’變‘享老’”,建行濟南分行投資銀行中心產品經理李軍表示。(魯啟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