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創新引領數智化發展新圖景

6月16日至18日,“AI山東·媒體觀‘數’——媒體眼中的數字強省發展之路”媒體行活動舉行。本次活動由山東省大數據局主辦,聚焦“數字強省”和“智慧山東”,實地探訪山東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領域的創新實踐,解碼"數字強省"建設的齊魯智慧。
數字政府穩步建設,數字治理跨入新進程
泰安市城市大腦平臺。泰安市大數據局供圖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薄霧,泰安城的數字心跳便開始律動。環形巨幕上,海量數據流實時跳動,泰安市現代化城市發展全息生態圖景躍然屏上:擁堵路段實況播報,景區客流實時更新,重點區域全域監控,指揮調度系統全天候激活——這是泰安市的數字脈搏。
“泰安市大數據局緊緊圍繞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綜合改革重點任務,不斷夯實數智平臺支撐能力,建設集‘指揮調度、態勢感知、業務賦能’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大腦。” 泰安市大數據局數字政務科負責人王進向媒體介紹,“城市大腦”匯集數據105億余條,實時更新率超過60%,聯通45個業務部門的107個業務系統,匯聚視頻監控10萬余路、地理圖層65個,開發經濟運行等54項業務專題,全市各行業領域整體運行狀況實現“一屏觀”。
王進在采訪中表示,依托“山東通·泰好用”個性化工作臺,機關辦文、辦會、辦事實現“一屏辦”。強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支撐,打造“一件事”服務專區,數字政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他表示:下一步將以《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綜合改革方案》為引領,以“人工智能+”為突破口,堅持規劃先行、需求引領、創新發展,聚焦關鍵領域開展數智賦能,推動全市數字政府建設實現躍升。
近年來,濟寧市持續深化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工作,以“城市一張圖”這一創新實踐為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濟寧解法”,加速向“數據驅動決策、智慧引領發展”的新型智慧城市邁進。
“我們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數據賦能能力,打造了可管、可控、可用的‘城市一張圖’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了多類型時空數據與結構數據的融合治理。”濟寧市大數據中心數字社會服務部助理工程師高嵩表示,平臺采用共建共用模式,采集全市100余類20余萬個點位數據,形成可視化城市運行數字底座,推動城市治理向精細化、智能化邁進。
工業互聯網鏈接制造業,激活產業新動能
數字政府是城市運行的“大腦”,工業互聯網則是制造業產業轉型的“心臟”。在肥城石橫特鋼集團,零碳智慧管控中心每分鐘生成、檢測48萬個核心數據,建立關系型數據模型170多個,時序數據模型110多個,全面提升生產、安全、環保、裝備、能源等核心業務管控水平。同時管控中心應用“玻璃幕墻+屋面光伏”發電,實現零碳排放。
“我們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通過以點到線再到面布局數字化建設,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石橫特鋼集團工程總監趙付強介紹,石橫特鋼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鋼鐵制造流程、生產場景融合,基于國產自主可控的大數據底座,開發“石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施智慧燒結、一鍵煉鋼等數轉智改項目200多個,鐵鋼材焦等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100%。
濟寧港航龍拱港有限公司智慧港口。李子悅攝
向“智造”轉型的故事同樣在濟寧龍拱港上演。作為全國首個內河全流程自動化集裝箱港口,龍拱港投用了自動化岸橋、全自動化場橋,部署工業5G專網,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賦能。創新同步集成“智能感知自動駕駛、5G遠程駕駛、高精地圖”等十多個子系統,創造性應用了“車、路、網、云、圖”全棧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全場高精定位達到了厘米級,突破了海港磁釘定位導航的限制,比傳統的人工集卡對位效率提升30%以上。
“全流程數據互通后,鐵路場站的集裝箱數據能實時同步到碼頭,貨車司機在手機上就能看到裝卸進度,集裝箱作業效率提升80%,鐵水中轉效率提升50%以上。”濟寧港航龍拱港有限公司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顧強介紹,龍拱港全流程自動化的四大核心系統均采用國產化方案,解決了自動化港口核心技術“卡脖子”的難題,具有自主可控、穩定性好、投資低、周期短、可推廣的優點,為內河港口自動化建設和海港設備國產化替代提供了“龍拱方案”。
新興產業創新領跑,數字經濟"雙輪驅動"
山東時代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聚焦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有機融合發展,被列入全省“十四五”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支撐性引領性項目。項目分三期建設,將生產世界領先的儲能和動力電池,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新能源電池基地。5月10日,項目在濟寧市兗州區正式投產,該基地采用“燈塔+零碳工廠”標準建造,配備當前全球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化產線,是數字經濟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典范,以“數據+能源”的雙核驅動模式,為資源型城市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山東龍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展廳。李子悅攝
山東龍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低空經濟,打造“消防無人機防滅火四位一體系統”,提煉出無人機滅火“人、機、車、彈”系統單元,結合“粉、水、劑”等滅火介質,總結出一套應對山火的有效戰法,可突破夜間、七級風以下的惡劣環境,“精準、高效、快速”的實現無人機集群滅火,目前已被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廣泛采納。
山東數字強省建設兼具“硬實力”與“軟實力”:既有“城市大腦”的精準高效,也有“零碳工廠”的綠色智慧;既有傳統產業的“智變”突圍,也有新興領域的創新領跑。當大數據浪潮奔涌而來,山東正以“數”為筆、以“智”為墨,在齊魯大地上書寫著數字時代的開放、創新與擔當。未來山東將錨定“走在前、挑大梁”,以數字強省建設為統領,聚焦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服務數字化,改革攻堅,創新突破,全面深化數字賦能,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山東智慧。(實習生 李子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