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50條“大動作”,這是山東發展民企的決心

以“實招”“硬招”護航民營經濟,山東又有“大動作”。
6月11日上午,山東省新聞辦舉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山東省財政廳主要負責同志等解讀《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政策》(下稱《若干政策》)。本次整合36條老政策、14條今年新政策的十個方面50條具體政策,有針對性地解決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釋放出山東發展民營企業的決心。
這一攬子財政政策,也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民營經濟爬坡過坎關鍵期,為超1440萬戶民營經營主體注入的一劑強心針。
一以貫之抓落實
護航民企高質量發展,我國已從政策支持進入法治保障的新階段。
今年春節過后,在北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企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5月20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這部創下多個“第一”的法律,在多方面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更是推動更多源頭性創新的“推進器”。
就在此前5月7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盡快推出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一攬子政策,做深做實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助力穩企業、穩經濟。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將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法治保障落到實處,尤為關鍵。
山東的此次行動,就是對中央戰略部署的堅定回應與精準落地。
6月11日上午,山東省新聞辦舉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山東省財政廳主要負責同志等解讀《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政策》。
細看“50條”,非泛泛而談,而是直面民營經濟痛點、難點、堵點,以“真金白銀”構筑起系統性支持框架。
細看“50條”,體現在“準”“真”“實”“系統”幾個關鍵字上。
“準”,體現在注重精準施策:《若干政策》立足我省發展優勢,聚焦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產業升級、融資渠道、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短板弱項,靶向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真”,體現在財金聯動,投入力度空前:三年政策期內,預計財政直接投入資金360億元以上,帶動金融及其他社會投資2萬億元以上;比如,提高政府引導基金出資上限,省級引導基金對天使基金出資比例上限提高至40%,省、市、縣共同出資比例上限放寬至60%。
“實”,在于招實、招硬,求實效:如,支持民營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重大科技攻關,省級財政最高給予項目預算金額20%的科研資助;消除政府采購市場準入門檻,打碎“玻璃門”“隱形門”“旋轉門”,禁止以所有制性質等條件,限制民營企業參加政府采購活動。
“系統”,體現在注重系統集成,實施政策“組合拳”上:《若干政策》涵蓋保障平等參與政府采購、便捷融資、解決拖欠賬款、保障合法權益等民營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財政政策,撬動服務民營經濟效能再提升。
“永不竣工的工程”
山東敢于如此大手筆、系統性地支持民營經濟,源于其深厚的底氣和清晰的路徑。
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也是名副其實的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主體占全省市場主體的98.9%,貢獻了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近年來,山東將工業經濟列為“頭號工程”,創新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特別是高端軟件“鑄魂”工程,積累起“規模體量大、產業門類全、數實融合深”的顯著優勢。
規上工業增加值穩居全國前列,工業互聯網國家級平臺達46個,保持全國首位;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247家,培育了8家全國軟件百強企業;建成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線上+服務中小企業1.5萬家。
這些數據背后,是山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此次山東聚焦優化環境,提出將營商環境視為“永不竣工的工程”,搭建公平競爭“陽光房”。實施財政獎補資金及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改革,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貢獻獎評選表彰,用“看得見的紅利”,來激發民營經濟發展的活力。
發布會上,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聯等多部門聯合發布,回應記者關切。
“當前,社會資本投資態度偏謹慎,山東財政在支持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方面,有何針對性政策?”
“如何讓民營企業真正的享受到獎補政策的紅利,抓好政策落地?”
記者敢問,發布人毫不避諱,直面核心。
政策一出臺,協同落實的機制已迅速啟動。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結合
中央有頂層擘畫,山東出臺50條真招實策,一條清晰的政策脈絡正在顯現。
從2024年11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濟南高規格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到2025年2月開在龍口的事關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的高規格會議,再到今年4月山東首次系統全面規范涉企檢查“21條”,還有“2025山東省外貿優品購物季”暨“外貿優品中華行”山東站等諸多民企參與的外貿優品出口“尖貨”轉內銷系列活動……
今年前后的一個個“大動作”表明:山東以最大程度政策資金投入和切實有效的實際行動,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吹響集結號。
當前,山東正在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加大支持民營企業擴大市場空間。
民營資本在去年首次進入山東核電領域,民資參股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比例達到40%。山東提出,今年將持續推進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公平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政策紅利釋放之時,也是民營企業奮發之際。
唯有政府和市場各司其職、各盡其力,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結合,以政策保障消除后顧之憂,以真金白銀灌溉創新沃土,方能激發民營經濟的磅礴內生動能,為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貢獻堅實的山東力量。
這次,山東拼了。(王雅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