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牽手”小鄉村,龍口探索共同富裕實踐新路徑

鄉村振興需要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從哪里來?作為經濟強縣,煙臺龍口充分發揮工業經濟反哺能力,探索出重點企業與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融合共建的共同富裕實踐新路徑。
6月5日,記者走進位于黃山館鎮的格潤富德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殖基地,自動化擠奶生產線像平躺著的巨大“摩天輪”。隨著輪盤自動旋轉,奶牛完成擠奶,擠奶器自動脫落。
機器人堆料、恒溫飲水槽、自動擠奶、牛糞干濕分離且循環利用……養殖基地通過“全電養殖”實現了養殖全過程智能化、環?;?,讓6700多頭西門塔爾牛過上了智慧生活。
“以前這里是一片撂荒地,現在已經完全變樣了?!惫究偨浝韺O志剛指著展廳里的兩張照片告訴記者。
為了打造黃山館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龍口市把目光投向了當地厚實的工業基礎和龐大的企業群體,通過財政資金撬引社會資本,加強土地資源整合、村莊環境整治,推動鄉村富民產業發展。
格潤富德看好現代畜牧業發展,在黃山館鎮流轉土地6000余畝,累計投資9億元,構建了涵蓋牧草種植、奶牛養殖、育種研發、肉奶加工及休閑農業的田園綜合體。
在格潤富德的帶動下,該片區已經集聚了5家農業龍頭企業,帶動9個村(居)共同發展,群眾年增收約500萬元,形成了全域覆蓋、城鄉交融、產業興旺的發展新局面。
鄉村要振興,不能撒芝麻鹽。成片打造,是龍口市探索出來的寶貴經驗。近年來,龍口市打造了黃山館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河畔古韻、富美諸由”美麗鄉村樣板示范片區等6個市級以上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覆蓋50多個村。
王屋湖融合共富先行實踐區位于龍口市最南部,屬于各片區中面積最大、位置最偏、村級經濟最弱、資金需求最多的區域。近兩年,華電新能源、中由(山東)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下鄉”,帶動王屋湖周邊面貌煥然一新:在七甲鎮綿延的山地上,一塊塊光伏板如海浪般鋪展,華電新能源等龍頭企業實施農光旅一體化項目,采用“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土地高效利用模式,盤活撂荒地4000多畝;王屋水庫旁,13個藍莓大棚里,盆栽基質藍莓價格最高賣到200元一斤;前遲家村引入休閑娛樂服務設施,吸引周邊游客前來度假……
為推動片區綠色發展,國網龍口市供電公司則積極協助做好光伏項目審批和線路方案勘測,為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支撐,縮短項目落地時間。
工業經濟發達的地區,往往會出現工業對農村勞動力、資本等的虹吸效應,引發農村“空心化”。龍口市通過推動重點企業參與片區融合共建,實現了資源回流。據統計,全市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內投資過億元的項目達6個,過5千萬元的項目有4個,每個片區都有2至3家重點企業助力,提供2000余個固定就業崗位以及大量季節性勞務就業機會,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疊加。(董卿 從春龍 盧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