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奔跑在一線的稅務“尖兵”

在國家稅務總局棗莊市稅務局,提起陳彬,同事們總會用“風風火火”“勤快利索”來形容這位年輕的局長。從稅近二十載,從業務科室負責人到風險管理局局長,從山東省優秀團干部到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這位稅務“尖兵”時刻以奔跑的姿態奮戰在稅收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稅務干部的本色,用熱血和汗水書寫著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生動注解。
做企業發展的“護航者”
“稅務工作千頭萬緒,唯有以護航企業發展為核心,才能服務好經濟大局。”談到自己多年的工作感悟,陳彬的話語擲地有聲,這份信念不僅是他鐫刻于心的職業信條,更化作躬身實踐的行動指南,在每一次政策落實的行動中生根發芽。
2022年,春日的街道本該是車水馬龍、生機勃勃,卻因疫情的反復肆虐,蒙上了一層壓抑的寂靜,眾多企業在這場“寒冬”中艱難求生,資金鏈緊張成為橫亙在企業發展面前的“攔路虎”。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出臺,宛如一道刺破陰霾的光,為企業帶來希望。然而,疫情阻礙了線下業務的正常開展,如何讓這一“救命錢”快速精準抵達企業賬戶,成了擺在稅務部門面前的難題。
就在這時,棗莊某企業財務總監接到一通來電:“財政部將鋰膜納入先進制造業范圍,現在可以申請3357萬元增量留抵退稅!”電話那頭,正是時任棗莊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的陳彬。面對企業的迫切需求,他連續駐守辦公室32天,帶領團隊首創“1+1+4”審核機制,通過動態跟蹤企業申報數據,提前3個月鎖定政策適用對象,為企業累計獲退稅款1.23億元。
在陳彬的不懈努力下,一個又一個企業成功申請到留抵退稅,一筆又一筆資金注入企業賬戶。在稅務部門的退稅攻堅戰中,陳彬還創新建立了“四早”工作法,運用稅收大數據建立企業畫像,提前篩查風險企業78戶,挽回稅款損失1275萬元,助力企業合規健康發展,在困境中破浪前行。
做改革破冰的“先行者”
對于陳彬,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敢想敢干、勇于突破。在稅收征管改革的浪潮中,這位年輕的稅務干部始終沖鋒在前,以突破進取的姿態勇破改革堅冰。
2022年,他在調研中發現,司法拍賣不動產領域存在部門間溝通效率低、登記辦理時間長等問題。他積極溝通協調,聯合法院和自然資源部門,全面梳理司法拍賣不動產全業務流程,制發《關于建立司法處置不動產“全流程”協作辦法》,為破解司法拍賣不動產中的民生難題探索了“棗莊經驗”。
在陳彬的主導下,2023年,全國首個“稅務+法院+不動產”全流程協作平臺上線,將三部門數據實時共享,砍掉重復證明12項,評估費用歸零,辦理時長壓縮75%,年均為群眾節省費用180萬元。2024年,該平臺入選山東省府院聯動首批推廣案例,獲評棗莊市“高效辦成一件事”典型案例一等獎。
靠著這種突破進取的精神,陳彬在各項工作中屢結碩果,圍繞增值稅發票風險防控,他構建了“立體化防控矩陣”,全市增值稅快反任務同比降幅明顯,接受異常憑證金額同比下降了87.05%,增值稅發票管理質效指標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圍繞二手車交易,他建立了“以票換票、源頭防控、分類管理”機制,有力打擊了納稅人直接利用二手車交易市場適用低價格低稅率偷逃稅款的問題,并聚焦交通運輸等行業利用機動車發票違規抵扣,查補稅款200余萬元;針對農產品虛開發票,他首創了“325全鏈條核查法”,推動行業收購發票開具金額下降15.88%……
做青年成長的“引路人”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作為市局機關團支部書記,陳彬深知基層青年成長的迫切需求,經過走訪調研,他牽頭打造的“青鋒學堂”應運而生。在這里,既有業務骨干帶來的理論課堂,也有模擬業務辦理、應急事件處置等實戰演練,更有“一對一”導師團隨時答疑解惑。
如今,“青鋒學堂”已成為棗莊稅務系統青年干部成長的搖籃,僅2024年棗莊稅務系統就有1名青年干部榮獲“全國稅務系統先進工作者”、22名青年干部榮獲“市直機關學習標兵”稱號。
“培養干部不僅要業務精,更要素質強。”陳彬將政治素養作為干部培養的關鍵,依托“藍翼”稅收志愿服務隊,通過愛心募捐、定向幫扶等形式籌集善款3萬余元,為困境兒童改造學習空間。走進12所中小學,通過稅法課堂、情景互動等形式,在5800余名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種子。在這樣一次次的志愿服務中,宗旨意識和志愿精神也潛移默化地根植青年干部心中。
“陳局,這個企業的數據存在疑點。”晨光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落在陳彬專注的面龐上。他的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數據間游走,眸中躍動的思索,與桌面那枚泛著溫潤光澤的稅徽無聲共鳴。接下來的時間里,他仍將以專業為筆、熱忱為墨,在稅務工作的第一線,繼續書寫著屬于他的嶄新篇章。(孫仕月 陳妍)
來源:山東稅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