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群體的英雄故事!山東多位警察從齊魯大地走向全國領獎臺

“遇到困難危險,找警察。”時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折射出百姓內心深處對警察的信任與依賴。如果警察遇到難題,該怎么辦?在202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名單中,山東多位警察入選。其中,來自聊城的網警劉洪偉、棗莊的派出所所長冷峰通過分享自身工作經歷,告訴了我們答案。
透過海量數據找到關鍵證據,還原犯罪嫌疑人作案過程,捋清犯罪團伙組織架構,出具鑒定報告——這是聊城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警務技術一級主管劉洪偉的日常工作。“我的武器不是手槍、手銬,而是鍵盤、鼠標。與看不見的敵人,比拼智力,力爭穩贏。”劉洪偉說,他曾用時30天在621個設備、2.15億條信息中挖出犯罪真相。
劉洪偉和我們說起了一起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件。“這個團伙以短視頻、電話滋擾、短信轟炸等形式進行暴力非法催收債務,性質極其惡劣。”劉洪偉和戰友們從一條涉案線索入手,經過精細研判、縝密偵查,成功分析出了犯罪團伙組織架構,連夜出擊,搗毀窩點1個,抓獲21名犯罪嫌疑人,并對核心電子數據進行了固定,一舉打掉了一個盤踞在外省的“網黑”犯罪團伙。
面對大量枯燥的電子數據和字符,稍有疏忽就可能漏掉重要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是破案的關鍵,必須要嚴謹再嚴謹。“在處理數據時,難免會著急焦躁。我會勸自己,換個角度找解題思路,不要一條路走到底,說不定會豁然開朗。”劉洪偉說,為破解電信詐騙類案件,他從計算機編程工具入手,按照實際所需,研發了涉案網銀資金流快速分析系統,把原來2天才能完成的篩選甄別工作,縮短到10分鐘內完成。
“個人信息也是個人資產,一定要多加注意、多加小心。刷單寫評賺快錢,最終可能把自己‘刷’進去。蠅頭小利背后,是對咱們虎視眈眈的大網。所以,請大家提高警惕,守護好個人信息,輸密碼前一定要三思,最好要十思,以免追悔莫及。”工作之外,劉洪偉也不放過任何普及網絡安全知識的機會。
“遇到麻煩事兒,就在微信業主群@冷警官,他總能及時回復,幫我們解難題。”這是棗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富和園小區業主的共識。
冷警官是誰?他是棗莊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興仁派出所所長冷峰,也是富和園小區微信業主群的“管家”。“基層治理是一篇大文章,如何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到百姓心里,是我們的課題。”冷峰說,受物業業主群啟發,他們探索推行了“警格+網格”警網聯動共治模式。“我們所40名民輔警全部下沉到9個行政村、6個社區,組建微信聯絡群、發展網格員。百姓遇到問題,在群里一說,我們第一時間響應。反映問題的渠道有了,彼此了解更加深入,心與心就挨得更近了。”
破大案、抓罪犯,是刻在警察骨子里的使命。初入職時,冷峰也期待有機會辦大案,卻被居民基礎信息采集、日常巡邏等工作“淹沒”。“有一次,我們接到報案說,一位母親帶孩子游玩時,孩子走丟了。我們抓緊出警,很快找到了孩子。當那位母親一遍遍說感謝的時候,我忽然明白,守護煙火人間,就是我們警察的‘大案’。”(劉一穎 楊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