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峽山:服務下沉“鏈主”企業 聚“鏈”賦能推動生姜產業攀高向強

今年以來,濰坊峽山把打造“育繁推、儲加銷”一體化發展的有機姜產業高地,做大生姜產業鏈列為農品“五鏈”之一。聚焦這一目標,峽山區成立生姜產業鏈專班,建立“鏈長+鏈主單位+鏈主企業”協同工作機制,持續為鏈主企業搭臺子、通路子、結對子,幫助企業不斷強鏈補鏈延鏈,賦能生姜產業做強做大。
“轟隆隆,轟隆隆”,生姜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艾姜山生態健康產業園中試線車間內設備正在逐步調試,“這是我們公司為了全區生姜產業鏈提質增效項目專門建設的中試生產線,如果建設完成,可進一步推進生姜精深加工產品開發,提高市場影響力。”艾姜山生態健康產業園負責人張大川向記者介紹道。
可別小看這一條中試生產線,這幾個月真把張大川給愁壞了,原因是企業要想使用中試生產線,第一步就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可是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所需材料多、現場檢查要求嚴,導致企業遲遲無法辦理。就在企業焦急萬分之際,恰巧遇到政府服務企業小分隊“周現場”日,服務企業小分隊得知訴求后,第一時間組織市場監管部門業務骨干解讀《食品安全法》,指導車間布局規劃、生產工藝優化,市場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現場辦公,列出材料清單、分解職責任務、確定完成時限。
“真的沒想到,政府服務得這么周到,領導如此重視,每周都來園區內進行幫扶,從指導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到編制企業標準再到計量器具的檢定事無巨細,有了政府這個堅強后盾,我們非常有信心實現延鏈補鏈強鏈,引領生姜產業做強做大。”張大川感嘆道。
這僅僅是峽山區深入實施“鏈長制”,推動鏈主企業延鏈補鏈強鏈,賦能生姜產業發展壯大的縮影。今年以來,為推動生姜產業發展,峽山區以服務好鏈主企業為切入點,制定《峽山區生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落實意見》,建立“周現場+月調度+季度調研”工作機制,服務企業小分隊實地走訪艾姜山生態健康產業園、濰坊有機生姜融合創新產業園2家鏈主企業20余次、召開專題會議10余次,聚焦“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資質維護,協調農業農村部門推動有機認證續期;緊盯2家鏈主企業在生姜品種研發、育苗及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術攻關需求,主動對接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徐坤教授團隊等資源,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攻克組培育苗、有機種植等技術難關,指導企業獲得發明專利2項,并開始試種新品種。目前,山東農業大學唐曉珍教授團隊已常駐企業,與企業共同研發生姜深加工智能化柔性生產線;針對企業拓訂單找合作需求,指導企業運用邊調試設備邊試制產品邊外出洽談方式,與王老吉、青島啤酒、蜜雪冰城等10家企業合作研發生姜暖茶、生姜黑啤、果蔬汁等新品,與新疆、河南等地建立3000畝合作種植基地,并向巴基斯坦、澳大利亞輸出知識產權技術服務。同時,在為企業探索“代存代放”倉儲模式、推動產業園文化走廊、產品展示區建設上也持續發力,不斷提升供應鏈效率、加強品牌文化輸出。
下步,峽山區將以鏈主企業為核心,在打通上下游產業的基礎上,將包材、物流、農資等領域納入生姜產業鏈規劃當中,以更優服務,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創新力的生姜產業生態系統,加速推進“三宜和美”的現代化田園城市建設進程。(劉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