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站換新顏 日照添新地標 新建日照站站房4月26日啟用

4月26日,經過3年多施工的日照站客運設施改造項目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日照站站房以全新面貌啟用,日照市又添城市新地標。
日照站位于山東省日照市東港核心區與海岸線的黃金交匯點,新建站房整體造型凸顯“碧海珍貝,云帆逐浪”的設計主題,融合中國傳統文化與海洋文化,極具當地海濱特色。
王博倫 攝
日照站新站房。單英 攝
站房采用側式站房與高架式候車廳組成,建筑面積4.35萬平方米,分為地上2層,地下1層,局部設置了夾層,合理的空間布局,充分滿足旅客多元需求。側式站房區域主要為售票廳、重點旅客候車室、母嬰候車室、軍人候車室等;候車廳兩側的夾層,設置了旅服商業區等設施,為旅客提供餐飲、購物等功能。作為旅客進站視覺核心的島式綜合服務臺,以“日出曙光”祥瑞景象寓意城市經濟蓬勃發展,整體由太陽動態裝置與海浪靜態裝置構成,通過LED球體升降模擬日出日落,配合動態顯示屏展示天氣及服務信息,呈現實時潮汐變化,同步顯示候車資訊,形成兼具信息服務與藝術體驗的交互界面。站內還搭配智能導向系統與裸眼3D信息顯示器,讓旅客能夠輕松找到自己的乘車區域。改建后站內共有4個站臺,站臺設施也全面升級,新增無障礙通道,方便特殊人群出行。
日照站候車室。王卓越 攝
日照站候車室海洋元素壁畫。 王博倫 攝
日照站綜合服務中心。王卓越 攝
日照站候車室裸眼3D顯示屏。王卓越 攝
據施工單位中鐵十局介紹,在站房建設過程中,采用了最先進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通過引入BIM、三維逆向掃描等科技手段,解決技術難題,實現建筑結構“零瑕疵”,設備安裝“零誤差”,裝飾裝修“全還原”的良好效果,在施工工藝與科技創新、智能技術與節能環保、人性化細節與功能需求深度融合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多維度構建起智慧、節能、人文的現代化交通空間。
首發列車車體上“陽光海岸 活力日照”的噴繪十分吸睛。 宋年升 攝
乘坐由日照站開往北京南的G4865次列車的旅客正在檢票。丁敏航 攝
G4865次列車作為首發列車準備就緒,等待鳴笛啟程。 丁敏航 攝
項目投入使用前,鐵路部門精心組織相關單位,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和標準,對日照站客運設施改造等工程各專業設備進行了靜態驗收、聯調聯試、檢測驗收和安全評估。目前,該項目已滿足高鐵安全、穩定運營要求,具備投入使用條件。
首發列車上布置了日照綠茶、非遺魚燈籠等日照特色元素。匡海齊 攝
據了解,作為日照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車站與市內公共交通實現了無縫對接。出站口附近設置了公交換乘中心,多條公交線路在此交匯,旅客可直接換乘公交前往市內站點。此外,出租車和網約車停靠點分設,可有序引導旅客乘車,避免了交通擁堵。海曲路地下隧道工程與地面道路立體式布局,讓市民和游客的進出站更加便捷、高效。
新建日照站站房啟用后,客運功能由鐵路南側調整至北側,實現日照站“北客南貨”分場布置,更好地滿足日蘭高鐵、青鹽鐵路、新石鐵路客運和貨運集疏運需求,極大改善旅客出行體驗,進一步暢通海鐵聯運通道。日照市實現了鐵路聯通歷史性升級,打通與中原、華北地區的高鐵快速通道,方便市民及旅客乘坐高鐵安全舒適出行,對推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梁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