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山東:慢病就診,異鄉有“醫靠”

異地就醫越來越方便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點贊“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
2024年,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參保群眾2.38億人次,成績來之不易。我國跨省流動人口數量大,如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異地就醫需求,是一道必答題。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著力打通異地就醫的難點堵點,推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慢特病病種進一步擴圍、經辦服務持續優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編 者
山東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病種擴圍
慢病就診,異鄉有“醫靠”
本報記者 李 蕊
“以前每次買藥后,都得小心翼翼地把票據收起來,就怕丟了沒法報銷。”老賈晃晃手里的一沓票據,“如今用不著了,一個醫保碼就能解決。”
票據為啥用不著了?老賈的故事,還得從三年前說起。
老賈名叫賈同杰,年近六旬,是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馮家鎮劉王村村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時,突感胸口劇痛,被緊急送醫后確診為冠心病。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病情好轉,但后續藥費讓這個普通農村家庭壓力倍增。
“冠心病屬于慢性病,這類病需長期服藥,費用又高,如果病情達到一定標準,醫保部門組織專家鑒定通過了,就能享受門診慢特病待遇。”在村衛生室,村醫李大夫留意到老賈滿臉愁容,“以后再到醫院看病買藥,符合條件的當場報銷,能省不少錢呢。”李大夫說。
老賈聽聞,眼前一亮,在李大夫的幫助下,填了申請表。很快,老賈成功通過專家評審,獲得門診慢特病資格。此后,每次在門診買藥都能直接報銷一大部分,經濟壓力減輕不少。
2022年1月,老賈隨兒子一同搬至杭州生活。到杭州后,老賈發現,在這看病買藥,費用得先自己全額墊付,再回參保地沾化老家報銷。起初,他們還能請老家親戚幫忙跑醫保報銷手續,但時間一長,親戚也力不從心。
沾化區醫保局工作人員在調研中也發現了這一問題。“早在2021年,國家醫保局就開展了包含尿毒癥透析在內的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工作,讓這5種慢特病患者在異鄉有了‘醫靠’。”沾化區醫療保障局局長耿亮說,“如今,隨著人口流動增加,尤其是老年人隨子女遷居數量增加,越來越多慢特病患者期待跨省直接結算病種擴圍。”
時隔三年多,在全國所有醫保統籌區內,享受跨省異地結算待遇的門診慢特病首次擴圍,老賈終于等來了好消息——
2024年12月1日,全國醫保正式上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強直性脊柱炎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這是繼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縣域可及之后的又一醫保福利。
得到消息后,李大夫第一時間撥通了老賈的電話。這回,老賈再次到杭州一家醫院看病,結算時,他出示醫保碼,看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完成,自己只需支付個人承擔部分時,他一直緊繃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為報銷的事兒操心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7日 1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