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第一書記“四個一”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臨沭縣第六批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中心任務,聚焦建強組織、產業增收、社會治理、服務民生等重點工作,連片共建、抱團發展,有力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加強統籌謀劃,走好開局“第一步”。堅持制度先行。制定出臺《關于選派第六批駐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意見》等綱領性文件,構建“縣級臨時黨委+片區聯合黨委+任職村黨組織”三級體系,形成臨時黨委統一領導、片區聯合黨委統籌協調、任職村黨組織協同配合、第一書記共同參與的組織保障機制。完善發展規劃。綜合考慮鄉鎮總體規劃、片區資源稟賦、黨員群眾需求等因素,本著“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明確發展定位,差異化制定4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發展規劃,確定23個重點項目,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樹牢片區思維。發揮第一書記“集團軍”作用,以創建示范片區為目標,建立聯席會議、請示報告等5項制度,做實片區聯合黨委,統籌推進片區工作。目前,共召開例會96次,解決問題129個,聯村開展活動60余次。
聚焦產業振興,下好發展“一盤棋”。推動招商引資提速擴量。分析研判任職村產業優勢、資源稟賦,發揮第一書記“牽線”作用,用好招商引資、產品推廣“關鍵一招”。青云鎮劉家屯村通過第一書記牽線搭橋,把村莊廢棄辦公樓租賃給源墾工藝品有限公司,由公司出資改造修繕,村集體收取場地使用費,讓“沉睡資產”變“增收活水”,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增加村集體收入4萬元。推動村合作社提質增效。深化“一社一項目”工程,突出“項目為王”理念,引導合作社至少新發展1個自營或聯營項目,助推村集體經濟提速升級。曹莊鎮黃莊村第一書記發揮任職村蛋雞養殖優勢,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采取“合作社+龍頭企業+養殖戶”模式,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累計銷售富硒雞蛋5000余箱,營業收入25萬元,村集體增收5萬元。推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圍繞“一片區一產業”,綜合考慮各片區村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每個片區重點培育1—2個主打產業,拉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現已確定青云地瓜、曹莊文旅、蛟龍菌菇、大興藍莓等主打產業12個。玉山鎮營子村、李莊村第一書記,厚植茶葉特色優勢,共同籌集資金200萬元建設集“茶葉炒制、展示、茶藝休閑、研學”等為一體的知青茶廠項目,延伸茶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堅持內外兼修,織密治理“一張網”。夯實基礎抓規范。督促落實各項制度,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大會、群眾代表大會570余次;注重后備干部培養,新發展入黨積極分子276名,培養后備干部193名,為駐點村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加強黨建陣地建設,新改建村級活動場所9處。強化服務抓創新。深化村務規范化管理,推行重大事項票決制,健全公開欄按月接龍、微信群即時發布等“三務”公開形式,議事規范率、群眾滿意率均達95%以上;全面試點推行美德積分量化、街巷長、治理特派員等制度,開展各類科普宣傳100余場;結合村莊實際,創新基層治理服務新方式。注重民生抓保障。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組織2萬余名黨員干部群眾開展“五堆”清理412次,粉刷美化墻面5612㎡。關注弱勢群體,慰問困難群眾6148人次,發放慰問品價值50余萬元;完善基礎設施,以“百千”工程為抓手,修護河段護坡2處,新上路燈237盞,硬化路面1.2萬余㎡。
堅持嚴管厚愛,打造先鋒“一面旗”。加強培訓學習。帶領第一書記“走出去、學回來”,組織村黨員干部到市內外參觀學習20余次。同時,各級第一書記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主題黨日活動678余次,給村黨支部上黨課200余次,提高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眼界。完善保障激勵。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關心關愛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保障措施,將選派干部駐村補助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統一為第一書記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健全完善談心談話、走訪慰問、關愛解困等機制,進一步促進第一書記安心工作、擔當作為。嚴格督查管理。緊盯“工作作風”,嚴格落實請銷假、重大事項報告等“六項制度”,定期通過電話抽查、“四不兩直”實地督導等形式檢查第一書記駐村情況,針對發現問題及時誡勉提醒。分批次全員抽檢工作日志150余人次,抽查第一書記在崗在位情況68次、390余人,確保第一書記身駐心駐。(于清春 高鳳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