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七屆二中全會決策中的警省意識 1949年3月26日出版的《群眾日報》刊登七屆二中全會閉幕的消息。(資料圖片) 當歷史的腳步走到1949年春天,中國革命的勝利已是觸手可及。…
林伯渠:“議決是一攬子,執行也是一攬子” 從1937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林伯渠負責邊區政府工作到1948年11月黨中央決定上調林伯渠參加新政協會議籌備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前后長達11年之久。林伯渠對黨和抗日民主政權關系以及“三三制”的理論探索為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國家政權建設的實踐提供了理論借鑒。…
陳伯鈞將軍生日考辨 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的陳伯鈞將軍,在戎馬倥傯的戰爭歲月中,無論是作戰間隙,還是行軍路上,始終保持記日記的習慣,從1933年至1950年,記下了4000多篇日記,以一個革命戰爭參與者的視角,從一個側面大跨度地記載了中國革命戰爭的進程和人民軍隊的戰斗足跡。 翻閱現今可見的各類黨史、軍史著作,筆者發現,這些著作均記載陳伯鈞生于1910年11月26日。…
1938年毛澤東與梁漱溟在延安的六次“交換意見” 在1938年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正式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科學命題。這一劃時代命題的提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在于毛澤東長期對中國革命路線的深刻思考,包括他對國共合作與大革命時期經驗的總結和教訓的吸取、在遵義會議上對“左”傾錯誤的初步糾正以及對共產國際指導方針和工作方式的反思。…